標題:溫庭筠古詩詞日曆溫庭筠賞析
發布時間:2025-04-02
發布內容:

全詩詠蓮而不言蓮,但不只有稠密的色澤,並且也有精密的布局,景物取景物之間跟尾得極緊極密,正在無限的字句中包含著極其繁富的內容。

溫庭筠(約812或說801、花蓮包車824)年—約866或說870、882年)唐代詩人、詞人。本名岐,字飛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縣東南)人。富有先天,文思火速,每入試,押官韻,八叉手而成八韻,所以也有“溫八叉”之稱。

這首詩的具體創做時間不詳。就內容來看,此詩寫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荷塘景色,應是某年詩人正在夜晚進入“綠塘”時有感而做。

後二句並不間接描寫,而是以擬人化“洛神”之“襪”將蓮葉、花等加以籠統的描述,以“蓮蕊”所持有的靜態特征來表示塘景,以晚間的獨一標記性特征“有噴鼻”再次凸起了時間之“晚”。

此詩前二句從動態方面描寫塘景,後二句則從靜態表示塘景,通過動靜連系的體例凸起了塘景的晚間特點。全詩詠蓮而不言蓮,景物之間跟尾慎密,使用典故而有不露蹤迹之妙。

此詩前二句描寫塘景,總體上以塘水的“搖滟”和“蘭桡軋軋”的動態結果來表示塘景。具體來看蓮花 溫庭筠,第一句用“接”字把“搖滟”取“星津”這水天兩處的景色呈現正在讀者前,“星津”一詞還凸起了時間之“晚”;第二句則用“入”字把“蘭桡入白蘋”的動態美寫得活矯捷現。

回總覽頁